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沈蒙和
通讯员戴欣怡陈宏程
今天一早,在杭州运河学校门口迎接学生们的,除了两位值周老师,还有一位校医。他们人手一台体温测量仪,忙着给每个进校门的孩子测体温。
结果有两名学生因为体温偏高,被老师带到休息室,还联系了家长。
“这是我们学校的晨检形式之一,主要是为了预防流感。”校长周伟告诉鹿姐姐,“晨检是预防各种传染病在校园传播的举措之一,目的是早发现、早隔离,上级部门早就有这个要求。我们平时每天都有晨检,不一定在校门口,但碰到流感季等,就会在校门口测量体温。
最近3周,杭州市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ILI)分别为1.64%、1.88%和2.51%,呈逐周增长的趋势,且流行强度高于去年同期。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甲型H1N1,甲型H3N2,乙型(victoria株)三种型别均有检出。
人群对流感病*普遍易感,很多孩子中招,有部分中小学、幼儿园的个别班级已经因流感而停课。“我们学校前段时间还算控制得好,可刚过去的双休日,根据各班班主任的汇报,我了解到有几个班出现了流感病例,所以从本周开始安排校门口晨检。”周校长说。
学校在周一加强流感防控措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双休日孩子会去培训班、商场、超市等人员聚集的地方,容易交叉感染。
在运河学校,除了晨检,各班班主任每天给教室通风、消*;全校暂停集体活动;也暂停了美术、音乐等班级流动频繁的专用教室的使用,以避免学生交叉感染。
周校长说,现在校医和班主任们是最累的,但让他们欣慰的是,家长非常配合。今早发现两个孩子体温异常,家长一接到老师电话就来学校接孩子,医院就诊。“因为我们都是以孩子的身体为重。”
杭城校园“花式”防流感
为防控流感,在校门口设置“体温测量关”的,不止运河学校。杭州莫干山路小学从两周前就开始了。“我们一般一边测量体温,一边询问有没有感冒,有没有发烧,如果体温略高,校医就会定时监测,根据体温的变化情况,尽早发现感染病*的孩子,让家长带孩子尽早就医,同时也及早避免交叉感染。”校长钱娟萍说,“到了教室后,班主任还会再了解本班学生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到学校卫生站复检,校医判断后决定后续处置。”
钱报记者打听到,杭城中小学、幼儿园最近为了防控流感,什么方法都用上了:
在饮食上,九莲小学、杭师附小、笕桥花园小学等等的学校为学生准备了“醋大蒜”预防流感。
“现在醋大蒜是孩子们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每顿饭所有孩子都会分到两瓣,很多孩子吃完了会排队再拿一点吃。”笕桥花园小学汤老师笑着说,每天饭后,教室里都会弥漫着一股蒜味。
莫干山路小学钱校长也有同感,学校大部分孩子都特别喜欢吃醋大蒜,几乎是抢着吃,“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吃中间的那个梗,咬一咬,吸里面的汁水。”钱校长说,只有少数女孩子会嫌味道大,扭扭捏捏,捏着鼻子不愿意吃。
除此之外,学校还会在学生放学后进行教室消*。杭州英特西溪外语学校准备了紫外线消*灯,每天放学以后,老师会对每个班进行紫外线消*。
为了让孩子们深入正确地了解流感,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也想了个新招——图说流感,把流感病*、传播过程等医学专业用语用漫画的方式画了个明明白白,让低龄段的孩子们也了解了个明明白白。(详情请戳:流感是啥?画图告诉你,这位美术老师好有才)
在杭城的幼儿园,流感预防会更加严格。舟山路幼儿园的崔老师说,幼儿园在孩子入园时,会安排萌娃小助理和保健老师一起督促小朋友用七步洗手法洗手,确保孩子的手部卫生。
东城第二第三幼儿园的刘老师说,每天放学后,老师们都会用艾草薰教室,杀灭空气中的病*和细菌。许多老师自己也会准备一些艾草在家里自己除菌。
为了提高孩子的防流感意识,杭州市新城实验幼儿园给孩子们发放了洗手液、沐浴露和一本绘本《了不起的棉花糖泡泡》。
杭州市西湖区百家园路幼儿园的毛老师说,为了让孩子不畏惧早晨检查,幼儿园还新添了一个智能机器人,可以检查孩子的身高体重,以及体温变化,连孩子的口腔情况也留档。如果孩子发烧了机器人会语音提示,显示表也会有红色显示,这时,老师就医院检查。
“其实只要传染病预防好,同时家园宣传到位,家长积极配合,就可以大大减少集体爆发性传染的可能性。毛老师说,幼儿园隔段时间就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