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女儿学校参加活动。当我们排长龙似的队伍参加活动时,我前面有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大概不到3岁女孩也在排队。天极冷,个个都穿着棉衣且大多穿着羽绒服,可那孩子竟然只在毛衣外穿了件单衣。
大概是之前孩子也穿了件棉衣,是汉服或唐装,反正是节日服装,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脱下来了。
我发现孩子穿得太少就提醒孩子妈妈,这位妈妈当时就跟孩子商量让孩子排队她去拿棉衣,孩子不同意。妈妈继续做孩子工作,我知道孩子肯定不同意——孩子这么小,在公共场所,怎么愿意离开妈妈独自呆在人群之中?!但估计妈妈理解成孩子不同意拿棉衣。
于是我建议那位妈妈带孩子去拿,这个位置我帮占着。但是,我还是觉得成人真的很难理解小孩,妈妈竟然扔下孩子自已走了。孩子没哭没闹,直接跑去追妈妈,硬把妈妈追回来了。
于是妈妈说:“这么冷,你就把手揣在包里。”小孩子很乖,把两只红红的小手塞在包里乖乖地站着。
明日冬至,今天早晨真的太冷了。我估计孩子被冻得有些蒙,一直老老实实地站着不说话。
前些天偶遇一个朋友,那天也是出奇地冷。而且那天早晨就明显大降温。
那位朋友跟我聊天过程中下意识地说了一句:“天这么冷,不知道孩子得冷成啥样儿?”
我说,早晨就很明显地冷啊,怎么没想起加衣服?
那位妈妈说:“我发现天很冷了,让孩子多穿,可孩子不肯。”
那个孩子也不大,正在上幼儿园。
孩子长大的过程其实就是适应地球上生活的过程。新出生的小婴儿几乎没有生存能力,完全依赖成人,接下来孩子会说话会拒绝会要求。但是,在9岁以前,孩子调节体温的能力不足,所以容易感冒生病。同时,孩子在9岁以前,根据天气判断所穿衣物多少的能力也没有发展出来,需要成人帮助决定。
同时,孩子也没有足够的人生经验支撑他们做很多的选择,但是,我们成人有相关的人生经验及判断能力。
天凉请加衣,天冷就更得加衣服了——这就是最基本的保证健康的常识。况且小孩子如此之小,更加容易感冒发烧拉肚子。关于健康和安全的事,我们都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这是父母或其他成人照顾孩子最起码的能力,没什么好犹疑的,天冷就得加衣服!
我大女儿小时,我初为人母,感觉有时真犟不过孩子。在一个冬天,她坚持穿一条纱裙去上学,我知道不能,但我想让她体验下就知道了。于是,她穿着漂亮的纱裙出门,我则拿着毛衣棉服跟着。一开门就被冷风吹怕了,立刻退回要求换上了毛衣棉衣。
后来我做了幼儿教师,我很清晰成人坚持界限有原则会让孩子不拉扯更有安全感。否则不要说带一个班,带一个孩子你都鸡飞狗跳大呼小叫各种哭闹的。
之后我有了小女儿,仍旧涉及孩子在不该穿纱裙时想穿纱裙的事。很简单,只要天气暖和,在家随便穿。但是,绝不可以穿到家以外的地方,更是从未穿纱裙上学过。
我甚至跟她买了一双高跟鞋在家穿着玩,但是,在整个幼儿园阶段,上学就只能穿运动鞋。上小学后稍宽松,除运动鞋外会有一双漂亮一点的鞋子(不影响爬树奔跑玩耍)。但是,运动课那两天也只能穿运动鞋。
尤其是4岁以后,小女儿越来越懂事,从不跟我扯皮。其实,她不扯皮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没皮可扯。
成人总是怕孩子哭闹,怀疑这是对孩子的伤害——我倒觉得哭闹是平衡是疗愈;很多成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总怀疑自己,而且横竖都怀疑自己会伤害孩子——这种怀疑本身就是伤害,而且是负能量。
成人活出成人的样子很重要,成人越坚定,孩子越有安全感越跟随越不容易拉扯甚至有情绪问题。试想,你的另一半或者你的父亲总是犹豫不决担心这担心那的,他们会让你有安全感吗?
成人越坚定,孩子的安全感越好。
我总是提醒家长们:
要知道孩子无法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因为以他们的经验和能力根本无法判断每一个选择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更无从谈承担责任。如果依着孩子的情绪做决定,那我们就是在教育孩子不必为选择负责任。
须知,是成人在带着孩子过日子,而不是孩子在带着成人过日子。在每一个当下,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任由孩子的情绪去主导你的情绪或者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