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感冒的分类与治疗方法浅谈
TUhjnbcbe - 2022/8/8 17:46:00

感冒是临床上常见的外感疾病,以发热恶寒,头痛,咳嗽,鼻塞,流涕为主要临床表现。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多见。人体感受风邪,肺卫功能失调,多发于气温突变,寒暖失常之时。另外,生活起居失常或过度劳倦之后,腠理疏懈,卫表不固,也极易为外邪所伤。

感冒的治疗大致分为两大类,即实证感冒和虚证感冒。《*帝内经》里面讲“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这就说明了实证和虚证的区别。

实证感冒

实证多是因为感受风邪而造成的,实证大致也分为三种,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外寒里热型感冒。

风寒感冒

鼻塞声重,喷嚏,清涕,喉痒咳嗽,痰稀,恶寒重,头痛身重,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等。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散寒。可以选用葱豉汤,杏苏荆防,荆防败*散等加减治疗。

风热感冒

发热,微恶风寒,或汗出头痛,鼻塞流涕,口干渴,咽红痛,咳嗽,痰*稠,苔薄*,脉浮数等。治宜辛凉解表,清肺透热。常用方有银翘散,白虎汤,香薷饮,桑杏汤等,可根据症状加减治疗。

表寒里热感冒

发热恶寒无汗,肢节烦疼,鼻塞声重,口渴咽痛,咳嗽痰*稠,心烦,溲赤便秘,苔白或*,脉浮数。治宜疏风宣肺,散表清热。可用麻杏石甘汤,防风通圣散等加减治疗。

体虚感冒

虚证就是内经里面讲的“精气夺则虚”,就是人身气血阴阳都处于比较亏虚亏损的状态。虚证感冒就要使用扶正解表的办法,然后分别不同的情况对症治疗,比如说有气虚感冒、阳虚感冒、血虚感冒、阴虚感冒,大概分这种四类型。

气虚感冒

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治宜益气解表,如用参苏饮,补中益气汤,玉屏风等配合解表药加减。

血虚感冒

头痛身热,微寒无汗,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心悸头晕,舌淡苔白,脉细或浮而无力。治宜养血解表,如葱白七味饮。

阳虚感冒

身热轻,恶寒重,头痛身痛,无汗或自汗,面白语声低微,四肢不温,舌淡胖,苔白脉沉无力。治宜助阳解表,常用方有参附再造丸,麻*附子细辛汤等。

阴虚感冒

头痛身痛,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头晕心烦,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治宜滋阴解表,可用加减葳蕤汤,沙参麦冬汤等加减治疗。

总之,治疗感冒应分清实证和虚证,在具体治疗的时候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预防和调理,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正气足则邪不能侵。老人、儿童及体质虚弱者则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外邪的侵袭而引起感冒。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冒的分类与治疗方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