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号(周三)下午,在《名医热线》节目中,对于肠梗阻粘连方面都可以在16:05—16:45拨打健康医院肿瘤放射科主任李二生进行咨询。对于小朋友的健康问题方面,可以在16:50—17:30拨打健康热线向来自邢台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治医师姜朝涛进行咨询!健康—;;。
这项“小发明”让小肠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告别痛苦!
——医院、医院放射科主任李二生
年10月14日,第三届全国临床创新与发明大赛在长沙进行总决赛。医院放射科主任李二生的《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在难治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从千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一等奖!这项发明到底意义何在?
我们先来说说肠梗阻。肠梗阻,顾名思义,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因为“被堵”,所以肠道里面的东西没有办法排出,导致在胃肠堆积的越来越多,肠道也会越来越发胀,从而引起病人的全身危机。
肠梗阻是常见病,临床上以手术后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为最多,可引起腹痛、呕吐、腹胀、排便排气停止、休克等。肠梗阻一旦被确诊,需要及时治疗。若延误时机,势必造成肠坏死、肠穿孔、腹膜炎、中*性休克,甚至危及性命。
李二生主任介绍,保守治疗是小肠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置入胃管减压,但有效率较低。目前,先进的治疗方法是肠梗阻导管,置入后两天内有效率达90%以上。
“肠梗阻导管效果虽好,但临床治疗存在两大问题,肠梗阻导管功能单一,仅能深部减压,患者虽然症状好转出院,但粘连带依然存在,肠梗阻仍有复发的可能;少数选择手术的患者,虽然手术松解了粘连,但手术带来的损伤,会造成二次粘连、梗阻。”李二生主任如是认为。
传统肠根阻导管治疗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在于肠梗阻导管不能通过阻塞段,或者通过梗阻段而没有彻底松解肠粘连,特别是重度或多发的小肠粘连性肠梗阻。针对这一情况,李二生主任经过深入研究,细致观察,发现利用球囊“接力法”,可以提高通过狭窄段的成功率;通过狭窄部后再利用反复回拉肠梗阻导管的拉力,松解粘连的小肠,解除梗阻。这样,把肠梗阻导管的功能从单纯深部肠管减压升级到松解粘连,从而治愈粘连性肠梗阻。
就是这项看起来简单却“奇效”的发明,不仅让深受肠梗阻困扰的患者解决了痛苦,也让李二生主任在全国临床创新与发明大赛上荣膺桂冠,再一次证明这项发明的临床意义不可小觑!
李二生主任说:“这项创新的技术是日常工作中一个发现,它用最简单的技术,解决了腹部术后最让外科大夫头痛的粘连性肠梗阻.让患者免除了二次甚至三次手术的痛苦,从此不用担心吃什么、吃多少的问题,可以尽情享受美食生活。希望这个技术可以大力推广,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想要了解治疗肠粘连,肠梗阻这项技术。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