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
莲藕生用偏寒,熟用微温,最好买新鲜的,助凉血散瘀,清热除烦。熟能益元气,健脾胃消食,防感冒。同时,莲藕含鞣质,可帮助止血,又含丰富的铁质,有助于妇女产后补身。白扁豆30克、赤小豆30克、绿豆10克,陈皮2克,*糖适量。大火煮开,小火煮40分钟至软烂,放入*糖调味。分次服用。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许尤佳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白扁豆健脾和中,消暑化湿;赤小豆祛湿解*,清热利尿;绿豆清热解*、消暑利尿。尤其适用于感受暑湿、消化不良的人饮用。过几天天热了,这种感冒比较容易出现,比如从很热的屋外突然进入很冷的室内,玩得汗流浃背却马上对着风扇吹,就容易着凉。如果出现发热怕冷但是没有汗,咽痒,鼻塞流清涕等表现,就可以喝点此粥,并让自己出点汗。生姜五片,红糖30克。水一碗半,约煎至一碗,热服取汗。如果受寒感冒还有点肚子痛,也可以冲点干姜粉喝,能起到暖中的作用。山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燕清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生姜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所以贪凉刚受寒时,及时喝些姜糖水,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中医方剂临床手册》曾载有验方“姜葱红糖汤”,治疗感冒及受凉腹痛等症。用葱白头(连须)三至七个,生姜(去皮)三至五片,水煎浓缩,加红糖适量,热服与姜糖饮功效大致相同,也可以参考使用,但风热感冒兼有热燥痰者不宜使用。取紫苏叶克用清水洗净,放入沸水锅内焯透,捞出,再用清水洗洗,挤干水分,将紫苏叶用刀切成段,直接放入盘内,加入精盐、味精、麻油拌匀,即可食用。山医院治未病中心陈燕清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紫苏是国家首批颁布的药食两用的60种中药之一。可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和肠胃不适,尤其是因饮食不慎,出现腹胀又呕吐不适的情况,可吃点紫苏,有“止呕”的功效。鱼虾蟹等水产品多数偏寒偏湿,因此古人食用时也会搭配性温的紫苏叶,能温散气血,助脾胃气血迈过这个“坎儿”。炙麻*15克,生姜10克,牛肉克,葱白10克。将麻*加水煮沸去浮沫后,再煮10分钟左右捞出。再将牛肉放入麻*汤中炖到熟烂,放入姜丝、葱白,即可食用。湖南省中医院药学部博士齐飞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麻*是解表的猛药,发汗能力异常强大,炙麻*与生麻*相比,不但可缓和麻*的发汗作用,还可增强止咳平喘的功效,非常适用于食疗。因为经常感冒的人体质都比较虚弱,需要补充虚损,而牛肉是健脾益胃的,可与著名的补气药*芪一较高下。所以牛肉在这里的作用就是供应粮草和提高*队战斗力的。小孩咳喘时用2~3瓣,大人用7~8瓣,拍碎,放入碗中,在碗上加盖,再放入锅里蒸,大火烧开改小火15分钟,蒸后饮大蒜水。严重时可一日3次。
哈尔滨医院呼吸内二科金寿德教授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大蒜色白、入肺,性味辛温,最善除肺经之风邪。用大蒜治疗感冒咳嗽历来都是很常用、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个方子不仅对感冒导致的咳嗽有效,对于气管炎、哮喘、肺结核,都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晚上睡前将切片的蒜瓣排着放在火炉边沿上烤干磨成末,加点红糖,倒入开水搅拌均匀,每天喝两杯,也可以。受访专家:许尤佳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金寿德哈尔滨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陈燕清山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吕沛宛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齐飞湖南省中医院药学部博士来源:健康时报觉得有用,请转发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