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锥智能刘雨琦
如果你曾观察过蚁群,会发现蚂蚁个体虽小,蚁群却很强大。它们有着严格的组织分工和由此形成的组织框架,这让它们在具体的工作场景中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做事讲流程、效率高,它们的组织体系和快速灵活的运转能力,一直是人类社会的参考范本。
在商业世界中,“蚂蚁”以同样的角色出现。
11月3日,蚂蚁集团在云栖大会中,公布了数字科技业务全景图,这是蚂蚁金服从年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后,首次对外公开披露技术路径、业务板块和商业化思路。
会中,蚂蚁集团围绕着区块链、云原生、隐私计算、安全科技等六大科技产品,从机构数字化到产业协作数字化的转型后的产品体系浮出水面。同时用技术回应了,多年来外界对“蚂蚁是否是一家科技公司”的争论。
蚂蚁集团副总裁、数字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认为:“过去十年,实体产业的数字化持续经历变化:第一阶段以机构自身数字化为主,解决了IT生产效率提升;第二阶段,产生了大量数据后,数据要素的流动使得更紧密的产业链协作成为可能。这两大阶段的交错演进正推动数字化朝着大规模的智能化、分布式发展。”
事实上,当下正在进入从机构数字化到产业数字化的深水区。企业实现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如何与产业链上下游、跨行业伙伴进行更高效、可信的合作,这其中的安全问题、技术问题都亟待解决。
尤其是云计算正在从互联网行业到实体行业的重心转移,今年,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云大厂都将目光远眺在互联网以外的制造业、工业、农业等产业。实体业产业更加复杂,是更难打的攻坚战。
困难往往代表机遇。通过技术突破和行业实践,蒋国飞认为:“当下,产业数字化协作是最大的确定性机会。”
在产业面前,蚂蚁数科或许只是一只“小蚂蚁”,但一只蚂蚁能够举起超过自身体重倍的食物,这不禁让人好奇,这只蚂蚁,准备如何攻坚最难啃的产业数字化?
01从小树苗到大树
年,蒋国飞回国担任蚂蚁集团副总裁。带着20年前沿科学的学术和实战经验,彼时蒋国飞便判断,区块链是比AI影响更为广泛的技术,并从一开始就负责蚂蚁集团区块链的技术革新。
这样灵魂人物的基因,决定了当下蚂蚁所呈现出来的技术,或多或少都和区块链、分布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坚持以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技术架构,这是蚂蚁数科与其他科技公司技术路径上的根本差异。
蒋国飞在媒体沟通会上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本质,就好比铁路运输货物,我们不仅需要有一个个小车站,更要有铁轨、汽车、装卸、道路安全等等要素来保证流通,区块链技术就是一条条交错复杂的铁轨。”
也就是说,企业需要上云,而产业需要上链。
以链为核心,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链上流通,是蚂蚁数科技术的主思路。在这条思路下,产生了很多技术需求,比如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安全科技、隐私计算等等分支,从而构成了蚂蚁数科当下技术发展的大树。
蚂蚁链是这棵大树的主干。目前,蚂蚁链在区块链领域专利连续4年全球第一,主要集中在数据分布式存储、可追溯、可认证及灵活应用等方面。同时,由于蚂蚁的不断摸黑探索,也在逐步勾勒着全新信用体系下的传统行业新玩法。
蒋国飞向光锥智能表示,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而面对数据要素的流转,需要从数据确权、流通、交易、安全等方面进行布局,这也是蚂蚁一直坚持区块链为主技术路径的原因之一。
比如在最早的公益场景里,传统募捐的方式基于区块链实现的链上公益平台,实现了善款捐赠的全链路存证和可审计。一笔10万元的善款,有多少人、分别捐了多少钱,以现金或者物资的形式发放,发给了谁,都清晰透明,这就是数据确权技术的应用之一。
在各行业,数据需要流通,就需要先确权,目前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