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7.8万元买了一辆丰田汉兰达新车,却被汽车装饰工看出是问题车。三番五次找到4S店要求换车,4S店坚称是新车,不予更换。投诉至厂家进行检测鉴定后,确定为瑕疵车,但4S店又表示过错不在自己。多次协商无果后,车主小王将4S店告至西山区法院,要求解除购车合同,4S店退还27.8万元购车款并赔偿3倍购车款。同时,赔偿因车辆落户所产生的相关费用。
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代晨律师称,涉事4S店隐瞒已进行过维修的事实,构成欺诈,小王可要求给予3倍赔偿。
购车
一时大意未发现新车有问题
年8月7日,家住景洪市的小王和景洪“亿安车市”老板陈毅来到昆明中升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中升4S店)购车。
第一辆车验出问题换第二辆
因为前期已沟通过,当天上午9点左右到达后,销售人员当即提了一辆车架号为LVGEN56A7JG的款四驱精英版7座“丰田-汉兰达”车交给小王和陈毅验车。“当时我们就发现这辆车的后尾门玻璃是换过的,尾翼还做过漆,后保险杠有明显的撞击痕迹,认定是一辆事故车。”
发现情况后,陈毅立即电话联系昆明4S店销售顾问邹权,要求重新换车。经沟通后,4S店再次提来一辆款四驱精英版汉兰达汽车,车架号为LVGEN56A9JG。出于对品牌的喜爱以及对4S店的信任,小王想着已经验出一辆问题车,4S店不可能再有第二辆问题销售。“于是,这次验车时我们着重看该车有没前和前一辆车存在同样的问题。看了一圈,没发现有与前车有相同问题,也就没有着重去看车子的其它地方,更没有爬上车顶去验车。”
验车完毕后,小王支付了27.8万元购车款。办完相关手续后,当晚就与陈毅一起返回景洪。8日到达景洪后,小王把车开进了亿安车市停车场。第二天,因为要进行工作接待,当天下午他又把车开到兴豪门小区的自家停车场。
装饰工人发现车顶做过漆
8月9日到12日,小王开着新车进行工作接待。忙完后,花了3天时间办理车辆落户手续。相关手续办完后,小王开始对车进行装饰。17日中午,安装行李架时,装饰工的一句话让小王异常惊讶。“他说,我的车顶做过漆。我说这是刚买的新车,怎么可能做过漆?”但装饰工很肯定地告诉小王,他做了很多年的汽车装饰,接触过的车型很多,一眼就能看出这车做过漆。
装饰工人发现新车车顶做过漆
装饰工的话让小王慌了神。他立即打电话向陈毅反映,并第一时间把车开到了陈毅店里。“他的同事都过来一起看车顶,也说车顶应该是做过漆的。”在车市听到同样的答复,小王当即打电话到咨询。“工作人员让我找质量监督局检测,并给了我景洪市质量监督局的电话。我打过去后,工作人员称这种情况要上昆明和4S店协商并做质量检测,再进行进一步的协商处理。”
协商
4S店坚称车辆原厂原漆
8月17日晚,小王就和父亲赶往昆明。18日下午4点,两人来到昆明中升4S店。“销售经理赵雪江得知我们的来意后说,这辆车并没有任何问题,我说的问题出厂时就是这样。”沟通1小时无果后,小王和父亲离开了4S店,但表示处理不好还会再来。
4S店承认有瑕疵但没补过漆
19日,4S店打电话通知小王到店协商,负责接待的是区域经理王瑞和另一位销售经理。听完小王的讲述后,“两人认为车子开出去这么多天了,是谁的责任不好说”。当时车子就停在店外,几人现场看了车。“看过后他们都很肯定地说,车子就是原厂原车漆,可能是出厂时做工不好,有一点小瑕疵。”
听他们说完,小王还是不放心,又要和店里相同的车型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每一辆车的车顶漆与我买的这辆车顶漆都不一样,但4S店两名领导仍然很肯定地认为,车子就是原厂原漆,没有补过,只是出厂时有一点小瑕疵。再一次沟通无果后,小王和父亲离开了4S店。
9人签认定书称如有虚假愿担责
20日,小王和父亲带着陈毅第三次来到4S店进行交涉。“这次接待我们的有八九个人,包括中升4S店的副总经理王宇、区域经理王瑞、销售经理赵雪江以及几名专业的漆工师傅、钣金师傅。他们对车辆进行仔细检查后,均申明车子没有问题。”当天,陈毅作为见证人,签下了事件认定书。
事件认定书上显示,小王所购的车经过上述9人检查认定:肯定车顶部为出厂所造成的瑕疵,此车为原厂车、原厂漆,无做漆,无翻新痕迹。如有虚假,愿意承担法律责任。
工作人员介入
拿到认定书后,小王和父亲再次离开了4S店。21日,小王拨打了昆明消费者维权热线。22日,一名自称是的工作人员给他回了电话,称要过来处理此事。“他先是说来我住的地方,后又改为去昆明中升4S店。”
在4S店,小王见到了该名工作人员。“见到我,他就问我是不是拨打了投诉,然后拿出一张A4纸的表格让我签字。他解释,这是按照流程签字。”签字后,“这名工作人员让我和4S店自行沟通,然后就走了”。小王说。
车主购买的汉兰达新车
反转
厂家检测承认车顶做过漆
投诉得不到解决,8月23日,小王拨打了广汽丰田厂家的投诉电话,要求厂家对问题车辆进行检测。向厂家投诉后不久,昆明中升4S店的电话打来了。“他们称,厂家会直接派技术人员过来,让我开车去店里做技术检测。”随后,厂家一名阮姓负责人致电小王称,检测后将提供一份检车工单给他,最终以检测结果为准。
厂家派工作人员检车
24日,小王和母亲再次驱车来到昆明,并请记者一起验车。26日上午9点,记者随同小王及母亲来到昆明中升4S店。听完双方陈述后,此前处理此事的工作人员表示,先让厂家工作人员检车,等结果出来后再进行下一步调解。
上午10点,记者和小王及母亲来到该4S店维修车间,查看厂家工作人员检车。在现场,记者并没有看到厂家工作人员出示工作证,也没见任何可以证明是厂家工作人员的文件。对此,小王的母亲提出想看检车要求或标准,但对方以没带为由拒绝。中午12点半左右,厂家工作人员称检车完毕,并把数据发回了厂家,下午2点能拿到结果。
下午2点,王宇及4S相关工作人员来到会议室。王宇对小王和记者表示,数据可能出不来,让小王先回家并电话等通知。
王宇表示,就这个事情而言,争论无非就是车辆是否做过漆。厂家已派人鉴定,最终以检测结果为准。“检测结果出来后,如果没有做过漆,小王可以找第三方或国家认可的机构再次进行检测;如果做过漆,4S店就要看究竟是厂家的问题、物流的问题、4S店的问题还是客户的问题。站在小王的角度,他首先应证明4S店把车交付给他使用的期间,车子有没有出现问题。4S店也要证明物流把车交给我们的时候,车子没有问题。此外,物流和厂家也需要排查,看在运输过程中和生产过程中有无问题。但从目前来看,4S店是可以保证没有问题的。”
4S店同意换车但不赔偿
27日早上,王宇致电小王称已拿到检车报告,让他下午2点去4S店。“不能让记者陪同,否则去了也拿不到检测报告。”王宇提出要求。下午2点,小王和母亲再次来到4S店。“到了那里,他们说厂家没有检测报告单,只有检测结果,确认车顶确实做过漆,问我需要怎么处理。”对此,小王要求4S店立即更换新车,并赔偿各类经济损失20万元。对此要求,4S店称:“对于问题车辆,我们并不知情,且有视频为证。换车可以,但不接受赔偿要求。”
不满意4S店的回复,小王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要求解除购车合同,4S店退还27.8万元购车款并赔偿3倍购车款。同时,赔偿因车辆落户所产生的相关费用。
目前,西山区法院已受理。
律师说法
4S店隐瞒事实构成欺诈
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代晨认为,按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组织行业专家编制的《乘用车新车售前检查服务指引(试行)》。乘用车新车售前管理主要包括:物流方将乘用车新车运抵经销商处的验收检查、乘用车新车到经销商处后的检查、乘用车新车存储管理检查和乘用车新车交付消费者前检查的四个部分。“4S店在以上阶段均有对新车进行检查的义务。根据双方签订的《汽车销售合同》约定,4S店交付给小王的车辆应为无维修记录的新车。现所售车辆在交付前实际上经过维修,4S店违约必然存在过错。”
代晨表示,4S店隐瞒已进行过维修的事实,构成欺诈,小王可以要求经销商给予3倍赔偿。为此,代晨建议小王,首先,自行与4S店协商解决;其次,请消协组织协调解决;最后,诉讼维权。
时报启动“汽车消费维权在行动”活动
重金征集行业消费乱象线索
汽车消费黑幕你报料我曝光
刚买的新车有维修记录,汽车出现质量问题遭遇退换难,买了新车没有合格证无法上牌,新车外观存在瑕疵……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今日起,都市时报正式启动“汽车消费维权在行动”活动,向全市重金征集汽车行业消费乱象线索。如果你曾遭遇到侵权的事或了解行业内幕,请直接告诉我们,我们将进行明察暗访,帮你维权。
汽车消费投诉高居投诉榜单首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日渐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却屡见不鲜。中国消费者协会年发布的受理投诉情况数据显示,汽车消费高居消协受理投诉榜单榜首。具体商品的投诉中,汽车及零部件投诉量达到件,居商品类投诉首位。
梳理数据发现,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一、经销商销售汽车时,存在隐瞒刮蹭、补漆、漆皮受损等情况,甚至有事故车、问题车二次销售的现象;二、汽车本身质量不过关,出现电瓶没电、自动熄火等质量问题;三、汽车维修技术不过硬、维修服务质量差,多次送修仍不能排除故障;四、擅自使用质次价廉的汽车配件,未按约定使用原厂配件,用伪劣配件替代等问题;五、消费者贷款提车时,被加收金融服务费,甚至车辆交付后长时间拿不到汽车合格证等;六、经销商没有充分尽到告知合同条款的义务,且合同条款模糊,存在经销商单方面增加消费者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现象。
真所谓“买车愁,买到问题车更愁”。汽车行业的各种乱象,使得大众买车享受美好生活的愿景大打折扣。潜规则、变相加价、霸王条例等各类不公平待遇,让消费者有苦难言。
只要涉及汽车行业乱象均可报料
为确保消费者在购车时“买得放心,用得舒心”,今日起,都市时报正式启动“汽车消费维权在行动”活动,征集行业消费乱象线索。不管你是车主还是从业人员,又或是业内人士等,均可从质量问题、虚假宣传、维修服务、争议纠纷等方面,将遭遇的消费陷阱、价格欺诈、霸王条约、行业潜规则等向本报投诉。
我们将根据你的投诉,进行认真调查,并咨询律师、职能部门帮你维权。投诉的问题一经查实,我们将对涉事车企和4S店的侵权行为进行曝光,并转请行政执法部门对其予以查处,还你一个干净的消费环境。此外,我们也将邀请专业的律师团队,用法律保障你应有的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并不局限于汽车销售这一个方面,你在购买车险、汽车维修、车辆保养、汽车装饰以及使用代驾、共享汽车、停车收费等过程中,遇到的霸王条款、不平等待遇、消费陷阱及欺诈,也可以通过本次活动进行维权。
3种渠道可向本报报料
1.即日起,都市时报正式开通汽车消费维权热线,你可以拨打热线进行报料;
2.通过都市时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