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流行,我只认“感冒”!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但是,人家的城市:四季如春。我们的城市:春如四季,而且随机播放!于是乎,感冒成为这个城市、这个季节恒久的流行!
我们真的了解“感冒”吗?
我们口中的感冒是通常指“普通感冒”,又称“伤风”、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性感染性疾病,多由病*引起,比如鼻病*、副流感病*、冠状病*、腺病*等等(注意此处有伏笔)。患上感冒的少年们受苦了,通常会状态低迷三至五天,然后开始咳嗽地不行,或者被大鼻涕憋地不行,发烧难受地不行……
要是“流行”+“感冒”可就属于“破坏分子”,流行性感冒,也可以简称“流感”,比较麻烦,严重的时候会死人的。那些年让我们不寒而栗的禽流感、猪流感等等,医学上都归属于流行性感冒范畴。
流感的特点:
一是起病快,几乎一下子(数小时到3天,一般为1天)一个人就烧地不行了;二是高热,体温可达39~40℃,烧到晕头转向,成年人很少会烧到这个程度的;三是影响范围大,流感简直是“网红”,一发病就上头条。
普通感冒其实各个季节都有可能发生,通常是“乘虚而入”,流感主要在冬春季,跟病*滋生和传播有关。BUT我们伟大的帝都,频频上演“春如四季+随机播放”的戏码,搞地大家“又穿棉袄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谁也阻挡不了感冒的流行了!
悲剧!感冒是一场自虐的大戏
虽然我们医学水平不断地提高,但是很多时候需要“认命”,感冒就是最好的“教官”。
对于普通感冒而言,几乎是一传染上,“就被机警的边防*战士所发现,点燃烽火,于是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抗争就此拉开序幕,战火连天,无数的战士(主要是淋巴细胞),抛头颅、洒热血,与敌人拼死抵抗,最后马革裹尸,身首异处”,化身为大鼻涕、痰等液体从我们身体的孔窍中流出……换成医学描述就是,外来的病*进入身体后,其特异性的标记(如病*的壳或特异蛋白结构)被身体免疫细胞所识别,通过免疫反应,激发相关免疫细胞,引起免疫效应,有时免疫的过程会产生炎性介质,导致身体某些部位的红、肿、热、痛,经过约一周时间,身体状态即开始恢复。基本无恙。
对于流行性感冒而言,就是入侵者更加彪悍,针对肺部、呼吸道伤害更大,有时导致身体中*,甚至死亡。
有没有发现整个过程都是身体免疫系统的独角戏。这么写不是为了凸显我们身体的伟大,而是现实就是如此,面对感冒这个常见的疾病,我们的医疗其实也是爱莫能助,不相信吗,请看下文!
感冒其实无药可治
刚刚提到感冒是由病*引起的,病*是特别棘手的存在,它无处不在也随时可以变形(突变),与我们人类角力上千年,我们完败。就好像我们今天针对H1N1病*发明了药物,刚刚上市,结果发现当季流行的感冒病*是H7N9……诸如此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感冒治疗的“积极进攻”
针对流行性感冒,我们倾注很大精力研发抗病*药物,比如能够破坏病*结构的金刚烷胺、奥司他韦(注意选用药物需要遵医嘱!!!)他们通常是在起病1-2天内有最佳效果,潜台词是发现晚了效果会打折。
如果感冒导致身体免疫低下,遭至细菌感染(注意这会是细菌),比如细菌感染引起肺炎,那么我们的身体被迫“同时面对两场战争”,医生们可能会考虑使用抗生素,这是个大工程,医院可能会采用经验轮番轰炸,有的意识强一些,会做细菌培养,然后精准用药,总之这边细菌感染也会面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尴尬,有些不知不觉就用了好多抗生素还没有效果,这就是我们药学工作者经常提到的“用药瀑布”。
客观地说,抗生素没啥不好,对它的恐慌很大程度上是不合理使用造成的。
感冒治疗的“消极防守”
事实上我们主流的感冒应对都有些“消极”,翻译下就是对症治疗。翻出我们的感冒药说明书你们都会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其实他们都是缓解症状用的: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解热镇痛抗炎—主要作用于发热、肌肉酸痛、头痛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抗过敏(抗组胺药)—减少打喷嚏和鼻塞、安眠右美沙芬—镇咳—缓解剧烈咳嗽伪麻*碱、苯肾上腺素、萘甲唑啉—缓解充血—缓解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
有些国医粉,总会批评化学药“治标不治本”,他们说对啦ε=(ο`*)))唉
至少对于感冒而言,药物有些爱莫能助……
难道我们没有办法应对感冒了吗?
答案是:不至于!因为我们有一个成本低效果好的方法——预防!
即使是年的非典,也没有让我们完全屈服,我们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愣是将病魔束缚在缰绳之下,从那以后我们国家的疾病预防和应对能力一直为世界卫生组织所称道。看到大方针,再落实到咱们日常生活中,j成为我们的预防大法!
咱们国家针对这类传染性疾病预防策略包括:
第一步,控制传染源
(1)疫情报告,大体上就是利用行*手段,将疾病严格控制,比如当年的SARS在年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乙类首位,并规定按甲类传染病进行报告、隔离治疗和管理。凡是发现疑似患病者,医务人员会绷起一根弦,尽快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隔离治疗患者、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这一招就是让病*尽可能地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从源头控制传播。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诊医院按呼吸道传染病分别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第二步,切断传播途径
(1)社区综合性预防,简单说就是减少大量人群聚集,保持公共场所通风换气、空气流通,进而减少传染风险。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这些措施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包括不随地吐痰,避免在人前打喷嚏、咳嗽、清洁鼻腔;确保住所或活动场所通风;勤洗手;避免去人多或相对密闭的地方,应注意戴口罩。
第三步,保护易感人群
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均衡饮食,多喝汤饮水,注意保暖,避免疲劳,足够的睡眠以及在空旷场所作适量运动等,进而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现在更好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卫生服务站提供当季的流感疫苗服务,老人和小孩这类体弱者就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其实国家在防病治病的努力,已经深入到我们身边,渐渐日用而不自知,比如每个医疗机构几乎都有一个特别便捷的发热门诊,每个公共场所都会有勤洗手的宣传,或者免费发放的洗手液。毛主席当年曾经在艰苦卓绝的建国之初成功“送走瘟神”(《送瘟神》是对抗血吸虫病)。咱们国家公共卫生建制已经相当完备,所以应该有面对疾病的自信。
总结一下:
感冒其实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相同的症状,不同的病*源,给我们治疗带来巨大挑战。感冒是无法治愈的,因为真正抗击感冒病*的,主要是我们身体天然的免疫系统。感冒用药总会面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窘境,或者是单纯的缓解症状,所以千万不要迷信用药。感冒最好的应对策略是预防,包括远离人群聚集场所、保持个人卫生等等都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健康护盾。
愿君化病于无形,四季安康!
参考文献:
李*,朱启镕.鼻病*的研究现状[J].中华儿科杂志,,43(1):18-20.王爱霞,邓伟吾,刘又宁,等.流行性感冒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年修订稿)[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8(1):5-9.
参考图片:
PhotobyAnthonyDELANOIXonUnsplashPhotobyBrittanyColetteonUnsplashPhotobyAniKolleshionUnsplashPhotobyHyttaloSouzaonUnsplash
近期阅读TOP5:
痛风,可能是“史上最伟大”的健康教练!年劫|最暗黑健身目标——活地好,死地脆!(附续命秘籍)敬业思|“2招4式”,老师傅告诉你如何一直做好健康服务忙碌的日子,如何守住你的幸福感!又要上班了,为啥感觉像“上坟”?
感谢您的支持!
如果对文章感兴趣欢迎“分享”或者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