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媒体报道经久不愈的头痛,千万别当成是 [复制链接]

1#

张先生今年65岁,

右边手脚突然有点轻微地不协调,

但张先生并没当回事。

直到1个月后症状突然加重,右边身体没有知觉,

医院检查。

结果一查

医生就发现大脑内有个拳头大小的肿瘤...

手脚不协调,身体突然没知觉,说话不利索大舌头.....很多人会认为是中风了。专家却要告诉你,不一定,这还可能是患了脑胶质瘤。

2月28日的《*名医堂》就邀请援疆专家、医院副院长刘江博士,神经外科脊柱脊髓专业组组长王继超给大家解疑答惑: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由于肿瘤浸润性生长引起的颅内神经功能异常,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三大类。比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等。脑组织受肿瘤的压迫、浸润、破坏,还可能表现出神经中枢受损伤的症状,比如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精神障碍等。局部脑组织功能异常释放生物电活动时还可以诱发癫痫发作,此时患者会不自主的肢体抽搐,口吐白沫,意识短暂丧失等,如果此时正在从事高空作业,驾驶汽车等工作时,很容易引发严重后果。

低级别的胶质瘤预后比较好

低级别脑胶质瘤约占脑胶质瘤的30%,患者的发病年龄比高级别脑胶质瘤年轻,常位于或靠近重要功能区,如运动、语言、视空间和记忆。新型手术辅助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影像学的肿瘤全切率,减低术后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特定神经功能区的肿瘤可使用术中唤醒手术技术进行安全切除。针对非功能区或邻近功能区的低级别脑胶质瘤,脑功能定位技术可以识别与关键脑功能有关的皮质和皮质下结构,使手术切除范围扩大到重要功能结构的临界,以实现低级别脑胶质瘤的最大范围安全切除。

癫痫是低级别胶质瘤最常见的症状(81%),而且与少突胶质细胞瘤更为相关。首次发病到诊断的时间从6-17个月不等。及时规范的治疗使得此类低级别肿瘤的5年生存率60-80%。

经久不愈的头痛别再当普通感冒

在临床中多半的胶质瘤是因为头痛、癫痫被发现的,医院就诊的患者,往往不会有目的性的去检查胶质瘤,而是在检查头痛等症状的过程当中,才偶然发现了胶质瘤。因此,当出现经久不愈的头痛时,千万不要再当做普通的感冒。还有当突然出现视物不清,对症用了眼药水也没好转时,肢体麻木乏力,感觉异常等也要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

胶质瘤高危人群可做基因检测

胶质瘤大多缓慢发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较短,较低级别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肿瘤若有出血或囊变,症状会突然加重,甚至有类似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

如果胶质瘤能早发现早治疗,十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如果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减退、说话不利索,肢体乏力,感觉异常等不适,又找不到其他病因时,别忘了到神经外科做一个头部检查,如核磁共振、CT等,排除一下脑胶质瘤。同时,如果是有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也可考虑做基因相关检测,提高肿瘤的诊断。

胶质瘤治疗方法多患者不必太担心

目前治疗脑胶质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肿瘤标本用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手术治疗原则是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而常规神经导航、功能神经导航、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术中MRI实时影像等新技术有助于实现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放疗可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延长患者生存期,常规分割外照射是脑胶质瘤放疗的标准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BM)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TMZ)同步并辅助化疗,已成为成人新诊断GBM的标准治疗方案。脑胶质瘤治疗需要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科、放射治疗科、神经肿瘤科、病理科和神经康复科等多学科合作,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优化和规范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大治疗效益,尽可能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提高生存质量。为使患者获得最优化的综合治疗,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观察,定期影像学复查,兼顾考虑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和家庭活动、营养支持、疼痛控制、康复治疗和心理调控等诸多问题。

编辑:杨竹监制:李雪审核:陈宏伟

本文转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