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梦琪石航千
4月来了,真正的春天来了吗?
年已经走过了一个季度,可究竟是“春暖花开”还是“乍暖还寒”,商业世界中的每个人感受可能都有不同。
有人说,走过不确定性还需要几个月,但那时候再开始行动,恐怕已经晚了。
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从85.5%逐步提升至94.7%,虽然尚未完全进入积极范围,但趋势喜人。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7.7万亿元,同比增长3.5%。除汽车外消费品零售额约7万亿元,增长5.0%。其中网上零售额约2万亿元,同比增长6.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过1.7万亿元,增长5.3%。
一开年的市场活跃度,更让行业感受到了暖意。
今年1月和2月,制造业PMI指数均回到了50%以上,2月创下年5月以来的新高,回升至52.6%,比上月上升了2.5个百分点;只是在3月,该数据又出现了回落迹象,下降到了51.9%。开年前3个月,非制造业商业活动指数相继达到54.6%、56.3%、58.2%。
显然,面对仍不确定的增长,有人已经坚定地开始了行动。只是,这其中,有你吗?
你以为,在你等待真正的复苏时,大家真的都还在修炼内功?
你以为,面对所谓“存量时代”,大家都再难找到突破点?
你以为,在逐渐回暖的环境中没能增长,还能怪“寒气”吗?
如果这些你都还没有答案,不妨先来看看,有谁比“春风”更早,已经开始主动创造起了“春意”。
电商平台
▎直营业务成增长点阿里“一拆六”增加业务线活力
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年第四季度业绩。年10月至12月,阿里巴巴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至.56亿元,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16%至.48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同比增长12%至.32亿元。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5亿元。
中国商业部分贡献了69%的收入,淘宝和天猫实物商品GMV同比中单位数下降。GMV下降主要由于服饰品类需求疲软所致,但保健品、宠物护理和生鲜产品等在加速增长。
淘特持续帮助工厂直接向消费者(M2C)销售,淘宝和淘特上M2C商品产生的GMV同比增长超过35%;淘特和淘菜菜通过优化用户获取的投入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实现亏损同比收窄。
阿里直营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10%至.21亿元。盒马同店销售增长达双位数,毛利率提高,同比亏损显著减少。阿里健康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迅速。
本地生活服务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饿了么平均订单金额的提升带来了GMV增长,亏损持续收窄,每笔订单经济效益为正。其中非餐饮订单带动了饿了么整体平均订单金额上升。
今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启动24年来最重要的组织变革,构建“1+6+N”的组织结构,即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分别建立董事会,实行CEO负责制。集团中后台职能部门将全面做轻、做薄,多个业务集团和公司所必需的共享中后台服务,将通过专业服务公司的模式提供。以此,让组织变得敏捷,让每块业务找到“为自己而战”的创业精神。
▎单季营收净利双增长视频号成腾讯广告增量
全年,腾讯营收.52亿元,同比下降1%;Non-IFRS(基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归母净利)下,净利.49亿元,同比下滑7%。去年四季度,腾讯营收净利实现双增长:营收.54亿元,同比增长1%;Non-IFRS下,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19%。季度内,腾讯三大主营业务增值服务(主要是游戏)、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和广告业务的收入依次为.17亿元、.44亿元、.60亿元。
商业支付是金融科技最大的一块业务,收入70%约为线上线下商家支付手续费等,第四季度内受疫情影响交易金额增长放缓,但年第一季度,商业支付的日均交易额重新恢复至双位数的增长。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