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又到开学季,幼儿园门口哭潮来袭,几大 [复制链接]

1#
到哪家白癜风治疗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321/6983144.html

疫情影响,孩子在家里歇了大半年,终于马上要开学了,内心真的欢呼雀跃。而相比去年第一次上幼儿园,我家大宝竟然满怀欣喜地说出了期待二字,让我心里的石头顿时放下了。

记得去年大宝上幼儿园的时候正好三岁,而我家二宝也才刚出生,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大宝要同时面临“失去妈妈”和“离开家”这两个难以接受的事实,精神一度崩溃,每天都在哭闹中度过,作为母亲的我,心里比她更难过,好在孩子一点一点在进步,直到现在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所以,突然想写这么一篇文章,给同样处于入园焦虑期的父母一点建议,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以下是孩子在幼儿园最常见问题汇总,这些问题你家孩子会出现吗?

问题一:撕心裂肺地哭闹

送孩子上幼儿园的父母都会感同身受,每天送孩子上幼儿园就像打仗一样,孩子可以从家一路哭到幼儿园门口,感觉和父母“生离死别”一样,弄得父母焦虑不堪。

其实,孩子上幼儿园都会经历哭闹的过程,只不过每个孩子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样。父母要理解孩子面对分离产生的恐惧,同时要帮助孩子尽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面对孩子哭闹,父母要有一个理智的态度,不要表现出过分心疼,也不要表现出过分冷漠。只有用理智的态度面对孩子,才能帮助孩子逐渐走出焦虑。

解决方法:多给予孩子耐心和陪伴

有的家长每次送孩子到幼儿园准备离去时,总能听到孩子无声地抽泣,这样父母很是心疼。有的孩子甚至会在幼儿园一整天都不开心,还会一步不离的跟着老师,这是因为孩子对周围的环境没有建立起安全感导致的。

孩子缺乏安全感和依赖父母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包括上幼儿园哭闹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对于成人来说一般会靠理性去判断,但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陌生的环境只会让他感到神经紧张,所以这个时候父母要尽可能给孩子爱,多带孩子熟悉新环境,让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安慰。

当孩子因为陌生环境而没有安全感,是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表现出不满的情绪,更不应该不耐烦的对孩子说:“有什么好怕的?”而是应该教会孩子怎么做才不会害怕。孩子的情绪会伴随着父母情绪而产生变化,若父母情绪不对,孩子就会感到很委屈,认为父母不再爱他了,所以当孩子哭闹时,不要去否定孩子的情绪,多去理解孩子、关爱孩子,才能帮助孩子驱散内心真正的委屈。

问题二:孩子上幼儿园总生病怎么办?

很稀奇的是我家大宝休息了大半年,竟然没怎么生病,可一去幼儿园,就会接二连三的发烧感冒,那么孩子上幼儿园总生病,父母该怎么办?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容易生病,除了跟孩子体弱多病的生理因素有关之外,还与孩子神经发育不成熟有着很大的关系。

入园的孩子正处于植物性神经系统不稳定时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就会出现情绪波动、神经功能紊乱等现象。对于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一个新的环境,还是会因此缺乏安全感,从而出现一些躯体症状,比如:呕吐、腹泻、发烧、头疼、睡眠惊吓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在家里很好,但一上幼儿园就爱得病的原因。

除此之外,孩子由于年龄小抵抗力比较弱,再加上幼儿园共同生活的孩子有很多,如果有一个孩子生病了,就会出现交叉感染现象。那么,有的父母就会很焦虑,孩子生病了就要赶紧接回家吗?其实不需要,适度让孩子感染疾病,其实对免疫系统的强化有巩固作用,可以帮助孩子增加抵抗力,逐渐改善身体素质。

解决方法:

1.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很多父母喜欢熬夜,晚睡晚起,孩子跟着父母也形成这种昼夜颠倒的生活习惯,但时间一长孩子抵抗力就会下降,经常会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身体健康不生病,就让他养成一个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除此之外在生活中也要让孩子注意个人卫生,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还要让孩子多喝水,如果孩子饮水量不足就会产生内热,稍不注意就可能会生病。

2.孩子生病等完全康复后再上学

幼儿园里的孩子比较多,会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一旦发现孩子生病,要把情况及时告诉老师,有的家长看见孩子病了,就会把孩子接回家打针吃药,过后看见孩子好转了就赶紧送到幼儿园,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

如果孩子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就会导致二次感染。所以父母一定要等孩子痊愈之后,再送孩子去幼儿园,以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3.均衡孩子的饮食

孩子饮食不当,长期吃油炸食品会导致积食的情况发生。那么积食就会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所以父母一定要培养好孩子的饮食习惯,遵循早餐吃得饱、午餐吃得好、晚餐吃得少的原则,这样孩子一定会少生病的。

问题三:担心孩子被小朋友欺负怎么办?

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只会“窝里横”,出门就特别乖。其实这种胆小的性格是不利于和同学进行交往的,容易导致在幼儿园不合群、适应能力差、信心不足等。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变得勇敢起来呢?

1.父母要学会放手

有的孩子胆小,是因为家长的过度限制和保护造成的。比如:害怕孩子受伤,不让孩子玩滑梯;害怕孩子吃东西烫到,便每一顿饭都主动喂孩子;害怕孩子哭闹,便什么要求都答应孩子……

在这种过度保护之下,孩子已经习惯父母营造的“安全舒适圈”,从而不愿意走出来。就算看到小朋友在玩耍,虽然羡慕却不敢上前打招呼,对于陌生人更是躲得远远的。

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父母要放手给孩子尝试的机会,父母让孩子明白孩子某些看起来很危险的行为,其实是他们在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所以父母一定要放平心态,给孩子提供大胆尝试的机会,才能让孩子切身体会到真实的世界。

2.多去鼓励和肯定孩子

胆小的孩子往往自信心不足,父母要多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及时鼓励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对于孩子的缺点则不要过于紧张。

除此之外父母还要告诉孩子,如果在公开场合感到紧张时要悄悄告诉自己:“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陌生人跟熟人一样,并没有恶意。”用这种自我暗示的方式可以减轻孩子的害羞心理,让孩子突破讲话、交际困难的阻力,从而克服害羞的心理障碍。

3.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很多性格软弱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会处于被动的位置,这类型孩子喜欢在一旁默默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