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中度过时长3个月的太空“出差”生活。
搜图编辑
其实进入太空并不是科学家面对的唯一挑战,一旦我们将宇航员派往太空执行探索任务时,我们还必须解决他们的日常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可口的食物。
太空食物,顾名思义是指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专门在太空环境下食用的食物。它包括在太空执行任务和返回着陆等待救援期间供航天员食用的食品和饮水。由于空间环境的不同和航天员生活工作的特点,对太空食品提出了许多特殊要求,如体积小,重量轻,营养丰富,方便进食等。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的改进,太空食品的类型和品种已接近于地面膳食。
那么,此次中国人宇航员首次进入太空,准备了哪些食物呢?
早在年10月,我国首次执行了载人太空飞行时,宇航员杨利伟就带过经特殊处理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八宝饭以及中药茶这些符合中国人口味的菜品。
而本次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对接天宫一号时,景海鹏、刘旺、刘洋三名航天员的伙食清单更加丰富,食物清单里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什锦炒饭、咖喱炒饭、蘑菇鸡块、雪菜肉丝、黑椒牛柳、红烧肉、冬笋火腿炒饭等等,可谓是应有尽有。我们可以看到食谱是五天一循环,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饮品、调味品、功能食品等6大类近种。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要准备这么多花样的菜品吗?并不是因为航天员都是“吃货”,其实带这些食物除了比较适合中国人口味外,还有一些其它的作用:
第一个作用:比如鱼香肉丝等佳肴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失重状态下,航天员的肌肉会萎缩,而像鱼香肉丝、酱牛肉等食品里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尤其是乳清蛋白,有助于促进身体肌肉合成,而且这些食物口感很好,也会促进他们食欲。
第二个作用:航天员在失重的状态下,排便功能也会弱化,食欲会受到影响,丰富的品种会刺激人的食欲,增加食物摄入量。
第三个作用:宇航员在失重环境里待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种叫“查理·布朗效应”的生理反应,就像得了严重感冒,脸红脖子粗、鼻塞嘴没味、嗅觉味觉变得迟钝。因此,为了增加航天员的口感和食欲,需要在航天食品里添加更多辛辣、麻辣的猛料,中国宇航员的饮食中就包含了多种酱料:川味辣酱、叉烧酱、海鲜酱。
第四个作用:中国宇航员除了可以在太空吃到美味佳肴,还可以在饭后吃一些甜点。人在行动不方便时,不是很想吃太多食物,而甜点提供的能量高、可口、饱腹感强,少量摄入就可以让人很满足。吃些甜点可以给人提供能量,也容易使人产生愉悦放松的心情。
不得不承认,我国对航天事业还是非常注重的,每位宇航员都是英雄,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值得所有人敬重,你们对宇航员在太空吃的这些食品,有怎样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