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寒露,晨风渐凉。相比单纯的夏热冬寒,秋天气候往往反复多变、摇摆不定,不仅容易感冒,还很“燥”。这不,刚入秋没多久,很多人就已经感觉到皮肤干燥发痒、口唇干裂、干咳少痰。不要以为自己是感冒了,这正是“秋燥”在作怪。
糖友如何解“秋燥”?
中医认为,“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后者则开始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因此,秋季养生重点在养阴防燥、生津润燥。
对付“秋燥”,糖友们首先还是要多喝水,少吃油炸、烧烤、辣椒、生姜等,多吃百合、山药、柚子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食物。在众多解燥的食材中,梨子的妙处值得多提一句。
梨,自古即有“百果之宗”之称,味甜、性凉,能生津止渴、清心解烦,即可食又可入药,非常适合于防燥解燥之用。
即使是在没有“秋燥”这一概念的现代西医里,当鼻腔、嗓子干痒时,来一口汁水丰盈的梨肉或一大碗清甜梨汤,都能补充不少水分,无论是对口鼻还是皮肤都大有好处。
那么问题来了,糖尿病人可以吃梨子吗?
答案是,能。
通常情况下,为降低饮食对血糖波动的影响,多建议糖友选择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梨子爽脆多汁、清甜可口,而且血糖生成指数并不高。
如果糖友血糖控制做得不错,完全可以适量吃一些。不仅如此,梨子还富含膳食纤维,易有饱腹感,还能减缓食物的消化速度,帮助稳定餐后血糖水平。对比荔枝、甘蔗之类的水果,梨子简直是糖友们的福音。
秋冬,糖友还可以吃哪些水果?
血糖控制一直较为稳定的糖友,在吃水果时基本不需要限定种类,控制好食用的数量与时间即可。
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优先选择苹果、柑、柚等。这些水果升糖指数不高、且富含膳食纤维,既解馋,又能有效补充各种矿物质、维生素,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糖友吃水果要注意哪些点?
糖友吃水果最好作为加餐,安排在两餐之间。一天可以吃1~2次,一次也不要吃太多,每次在g-g左右,半个中等大小的梨或苹果即可,或者模仿水果拼盘,进行多样化的摄入。
如果血糖控制不太理想的糖友,则建议谨慎食用。尤其是冬枣、葡萄干、柿子、哈密瓜等升糖指数较高的水果,尽量少碰或者干脆不吃,以免因一时之快,影响病情。
总的来说,糖友能不能吃水果,吃什么品种,一次吃多少,还是因时、因人而异。
有条件的话,建议糖友在食用水果两小时后测测血糖,这样才能摸索出更适合自己的水果摄入量。加上日常的病情监测需要,家中常备一个测得准、存量大的血糖仪,真的很有必要。
比如,强生旗下的稳捷稳悦智佳血糖仪,小身材,大容量。独有金钯合金试纸,超强抗干扰,0.4微升极少血量,5秒出结果。存储多达组血糖数据,结合无线蓝牙传输技术,随时在手机上横向对比之前数据,简直不要太方便。
得了糖尿病,也不必对水果敬而远之。心里对血糖时时有数,生活才能更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