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痛车文化又回潮了 [复制链接]

1#
天津白癜风医院 http://www.znlvye.com/

文|星晖

编|园长

互联网是一本没有起始页的字典,不同代际的语汇挤在同一页纸上,酿成许多未解的谜团。

比方说,第一次见到“痛车”这个说法的人,多少会有些摸不着头脑。

可如果去电商平台上搜索一番,你会发现这个关键词似乎稀松平常,且紧随其后的购物关联词花样繁多,囊括了“痛包”、“痛衣”乃至“痛笔袋”。

意想不到的字眼组合起来,意思越看越离奇。而这些神秘暗号落在00后、05后甚至10后的用户眼里,则可谓直白得无以复加,连解释都无甚必要,徒留下依旧一头雾水的圈外人。

不可避免地,一阵关乎年龄的惆怅感于此时油然而生,让人一夜间理解了当年问自己“打call是什么”的父亲母亲。

不懂就问,今天的年轻人们,到底在“痛”什么?

“痛”度分级指南

理解“痛车”最简单的方法,是直视它们。

一眼望去,大片大片的大胆色彩、娇俏或帅气的二次元人物,以及……四颗凑数的轮胎。这就是一辆痛车的基本面貌。

若是马路上驶过一辆痛车,和周身千百个黑白灰铁罐一对比,那份视觉冲击力简直能与艾尔伯特镜头里的红气球匹敌。

图源网络

说白了,所谓“痛车”就是一种拥有特定改装风格的汽车。

关于“痛车”的由来,人们公认其源头是日本的汽车改装文化,与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文化联系紧密。但论及具体的命名,那就有些众说纷纭了。

有人相信这一说法是将车身贴画类比人体纹身,从人纹身的痛感引申出“痛车”。也有人相信,“痛车”痛在会因为特殊改装而招致额外的税金或罚款等。

一种通俗的解释是,痛车代表了车主的个人喜好,在公路上会引发种种异样目光,车主虽然喜爱自己的图案,但不免感到尴尬、羞耻,因而演化出“痛”的说法。

在语言层面上,一说是彩绘车英语的误读,即“paint-pain”。另一说与词汇本身的多义性有关,将“痛车”与“视线が痛い”“見ていて痛々しい車”等说法关联起来,指向一种脱离常规的状态。

图源网络

这么想来,倘若用今天的汉语流行语来作比,那么“痛车”也许是一场痛并快乐着的“社会性死亡”。

总而言之,“痛车”的本质是亚文化产物。正如ACGN粉丝心仪的周边手办,“痛车”的存在就像一个宣告所爱的超大型手办,是所有者彰显个性的选择。

由“痛”之一字触类旁通,爱好者们发明广义的“痛”的冠名,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痛包”“痛衣”。它们的共同点是,在原有物件的基础上大量增加ACGN元素,最终诞生出一类独特,或者说稍显浮夸的造型。

比如专门设计的“痛包”,其标志就是有足够大的透明夹层,从而能让包主在夹层里装满饰品。一个合格的痛包只要背出门,就能让所有人看到“你最爱的是什么”。

图源网络

当二次元潮流席卷全世界时,“痛”文化的理念也随之散播,且逐渐壮大。我们在这里列举一套不严谨的分级小诀窍,帮助大家大致理解这份幸福的疼痛。

首先,第一个区间是介于无痛与微痛之间,代表是不出格的印花T恤。

譬如优衣库隔三差五进行的IP联名,对应IP的角色形象会化作衣服上的印花。当年暴雪娱乐与优衣库展开合作时,人气选手D.VA和“破坏球”的款式一度遭遇缺货。轮到和精灵宝可梦系列联动时,线下训练家对战赛中的撞衫率也曾居高不下。

图源网络

这类印花服饰不算浮夸,人们已经习惯将其作为日常通勤的搭配。广义性质相似的,还有小巧的贴纸、钥匙扣与缀在背包上的卡通公仔。

再升一级就到了中痛,和微痛之间是量变关系,代表是漫展等场合中常见的二次元痛衣、痛包等。

一枚印花徽章别在包上,看上去并不起眼,一百枚徽章拼在一起,刹那间痛感大增。再如COSPLAY装备,不仅从头到脚服饰数量齐全,还要增加妆造、发型乃至专属道具、特定姿势等痛感来源,组件齐全之后痛得让人感同身受。

更进一步,就大致达到了重痛级,主要源自足够晃眼的痛车。

图源网络

某种程度上,汽车属于消费品链条中最具分量的那一档。以之为载体的痛车,无疑是“痛文化”的中流砥柱。

从中痛到重痛是一次质变。其中区别在于,痛车几乎没有任何“合法”场景,不像痛衣那样适用于特定的漫展,而是走到哪都要承受目光的洗礼。哪怕在二次元浓度极高的地方,痛车的出现也必然是全场视线的焦点。

当然,一山还有一山高。“痛文化”坐标系中存在着名为“剧痛”的隐藏成就,这是普通人遥不可攀的终点,任谁看了都要惊呼一句:"这位更是重量级!"

图源网络

——痛飞机。

乐观估计,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在深邃宁静的夜空中见到扎着粉色双马尾的“痛卫星”……

“痛文化”回潮时

事实上,许多冲浪经验丰富的90后网友或许有印象,中文互联网上关于“痛车”的报道并不是最近才有,本土企业对这一现象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