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粤开策略央行降准落地,关注政策发力方向机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如何得的 https://m.39.net/baidianfeng/qzzt/bdfzyyq/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

作者:粤开策略研究


  大势研判:央行降准落地,
  本周交投热度有所下降,围绕点窄幅震荡,由于本周逆回购到期规模较大,央行实现净回笼亿元或对市场短期资金面造成一定影响,除上证指数外主要股指均呈现不同幅度下跌。市场风格由消费切换为稳定和金融,成长和消费风格表现不佳,其中稳定和金融风格领涨,单周涨幅达3.96%和2.58%。


  货币政策方面,11月LPR报价连续三个月保持不变,年内第二次降准如期落地。由于近期市场利率上行较快导致资金成本上升等因素,LPR报价维持平稳符合市场预期。本周国常会上提及“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25日央行如期宣布降准0.25个百分点,此次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亿元,有助于缓解近期债市回调导致的阶段性流动性压力,信贷宽松扶持实体经济与居民消费,减轻近期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LPR后续也存在下调空间。


  稳地产政策再加码,继金融支持地产16条和“第二支箭”出台后,本周一人民银行推出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为商业银行提供免息再贷款,叠加降准释放资金流动性,地产托底政策力度持续加强,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一系列政策有利于纾困房地产行业的现金流,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保交楼工作将更加稳步推进,风险的缓释将逐步提振居民购房信心,有利于走出“房企风险-烂尾-购房信心下降-房地产销售下行-房企收入和现金流下行-房企风险加重”的循环。


  股市资金方面,本周成交额明显回落。两市日均成交额从上周近万亿环比下降18.2%至.96亿元,活跃度下降明显。降准利好落地,周五北向资金积极进场,净买入超70亿元,本周累计加仓74.48亿元,已连续三周净流入。细分行业来看,延续上周行业板块偏好,净流入居前板块分别为银行、食品饮料、公用事业等蓝筹股。


  本周金融街论坛年会召开,证监会主席就上市公司结构与估值问题进行讨论,强调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引发市场对国有企业的
  近期稳增长政策加速落地,对市场预期提振效果明显,但当前疫情优化防控政策、稳楼市政策及信贷宽松效果仍待验证,A股市场仍处修复阶段,或将维持震荡走势。结合我们对国有企业盈利和估值的梳理,具体配置建议
  优质国企的配置机会


  本周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召开,会上提出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练好内功”,也要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当前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约占A股总市值的一半,是市场的重要支柱,也体现了国有企业对于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保障民生、国家安全相关的关键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在当前经济承压,外围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国企的基本面韧性和确定性凸显,业绩表现的稳步提升将有望带动国有企业概念实现价值重估。我们从估值和业绩两个角度梳理了国有企业整体和各行业的情况,以期发现国企的配置机会。


  1、国企的估值水平如何?


  估值方面来看,国有企业的估值较A股整体长期偏低,当前已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截至11月25日,央企和地方国企的PE(TTM)分别为9.01倍和15.44倍,均低于全部A股16.78倍的市盈率,处于近五年以来9.97%和30.07%的历史低位区。市净率方面,央企的市净率普遍低于A股整体市场,破净国企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银行、房地产等行业,随着经济复苏、疫情得控以及房地产托底政策的落地显效,破净国有企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行业方面,就市盈率TTM来看,上市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和地方国企)较上市非国企估值折价幅度排名前五的行业为钢铁(-.7%)、美容护理(-88.9%)、煤炭(-69.9%)、建筑材料(-43.9%)、交通运输(-43.3%)。从市净率来看,国企较非国企的估值折价幅度排名前五的行业为综合(-59.4%)、钢铁(-59.2%)、交通运输(-58.8%)、煤炭(-51.8%)、美容护理(-43.8%)。


  不管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看国有企业当前估值情况,国企相较非国企估值折价的行业占绝大多数,溢价的行业较少,也印证了上文所述国企普遍被市场低估的现状。


  2、国企的盈利表现如何?


  从业绩方面来看,当前国有企业在盈利端具有相对优势。在年以前,上市国企盈利增速在大多数时间整体低于全部A股,但自21H1企业整体盈利增速下行以来,上市国有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及ROE表现均明显优于整体A股水平,其中央企的改善幅度较为明显,体现出国有企业相对更强的业绩韧性以及抗风险能力。


  结合盈利和估值两方面来看,长久以来国有企业的估值水平较整体A股市场普遍偏低,但自H1以来盈利增速及盈利能力均明显优于非国企,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整体A股估值表现占优的同时,较国企的PE差值走阔,国企与非国企估值表现与基本面出现分歧,显示出与非国企相比国企当前的估值修复空间较大。国企的业绩韧性被市场低估,随着国企改革的持续推进债务问题得以解决,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市场对国企的价值认可度有望改善。建议
  


  一、大势研判:央行降准落地,
  本周交投热度有所下降,围绕点窄幅震荡,由于本周逆回购到期规模较大,央行实现净回笼亿元或对市场短期资金面造成一定影响,除上证指数外主要股指均呈现不同幅度下跌。市场风格由消费切换为稳定和金融,成长和消费风格表现不佳,其中稳定和金融风格领涨,单周涨幅达3.96%和2.58%。


  货币政策方面,11月LPR报价连续三个月保持不变,年内第二次降准如期落地。由于近期市场利率上行较快导致资金成本上升等因素,LPR报价维持平稳符合市场预期。本周国常会上提及“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25日央行如期宣布降准0.25个百分点,此次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亿元,有助于缓解近期债市回调导致的阶段性流动性压力,信贷宽松扶持实体经济与居民消费,减轻近期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LPR后续也存在下调空间。


  本周稳地产政策再加码,继稳金融支持地产16条和“第二支箭”出台后,本周一人民银行推出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为商业银行提供免息再贷款,叠加降准释放资金流动性,地产托底政策力度持续加强,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一系列政策有利于纾困房地产行业的现金流,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保交楼工作将更加稳步推进,风险的缓释将逐步提振居民购房信心,有利于走出“房企风险-烂尾-购房信心下降-房地产销售下行-房企收入和现金流下行-房企风险加重”的循环。


  股市资金方面,本周成交额明显回落。两市日均成交额从上周近万亿环比下降18.2%至.96亿元,活跃度下降明显。降准利好落地,周五北向资金积极进场,净买入超70亿元,本周累计加仓74.48亿元,已连续三周净流入。细分行业来看,延续上周行业板块偏好,净流入居前板块分别为银行、食品饮料、公用事业等蓝筹股。


  本周金融街论坛年会召开,证监会主席就上市公司结构与估值问题进行讨论,强调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引发市场对国有企业的
  近期稳增长政策加速落地,对市场预期提振效果明显,但当前疫情优化防控政策、稳楼市政策及信贷宽松效果仍待验证,A股市场仍处修复阶段,或将维持震荡走势。结合我们对国有企业盈利和估值的梳理,具体配置建议
  二、优质国企的配置机会


  11月21日至23日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召开,证监会主席就上市公司结构与估值问题进行讨论,强调要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引发市场
  截至11月25日,根据万得数据,A股市场中上市的中央国有企业有家,地方国有企业有家,共计家(统称国有企业),数量占比17.91%。从市值角度来看,国企的大市值风格特点凸显,其市值约占A股整体市值的近一半,为47.99%,其中总市值超过亿国有企业个数为个,占比约10%,总市值在亿元以上的国企个数为,占比约44%。而从全部A股上市公司来看,上述总市值在亿元和亿元以上的个股数量比例大幅小于国有企业仅在5%和30%。


  从行业分布来看,以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统计,国有企业数量排名靠前的行业为机械设备、基础化工、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建筑装饰,在各行业中国有企业数量占比最大的行业为煤炭、公用事业、银行、交通运输、非银金融,各行业内均有超过六成数量的公司为国有企业。从营收占比角度来看,建筑装饰、煤炭、综合、石油石化、钢铁、公用事业、国防军工、银行、交通运输、通信行业中国企的三季度营业收入占行业整体营收比例较高,均超过80%。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保障民生、国家安全相关的关键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在当前经济承压,外围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国企的基本面韧性和确定性凸显,业绩表现的稳步提升将有望带动国有企业概念实现价值重估。我们从估值和业绩两个角度梳理了国有企业整体和各行业的情况,以期发现国企的配置机会。


  (一)国企的估值水平如何?


  估值方面来看,国有企业的估值较A股整体长期偏低,当前已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以中证中央企业综合指数(.CSI)和中证地方国有企业综合指数(.CSI)为代表来观察当前央企和地方国企的估值情况,截至11月25日,央企和地方国企的PE(TTM)分别为9.01倍和15.44倍,均低于全部A股16.78倍的市盈率,处于近五年以来9.97%和30.07%的历史低位区间,未来有较大估值修复空间。市净率方面,央企的市净率普遍低于A股整体市场,差异较为明显,从企业数量来看,破净的国企占比达到16.75%,而其它上市公司这一占比为4.58%,破净国企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银行、房地产等行业,随着经济复苏、疫情得控以及房地产托底政策的落地显效,破净国有企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行业方面,就市盈率TTM来看,上市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和地方国企)较上市非国企估值折价幅度排名前五的行业为钢铁(-.7%)、美容护理(-88.9%)、煤炭(-69.9%)、建筑材料(-43.9%)、交通运输(-43.3%),而溢价幅度排名前五的行业为房地产、综合、社会服务、轻工制造、计算机。从市净率来看,国企较非国企的估值折价幅度排名前五的行业为综合(-59.4%)、钢铁(-59.2%)、交通运输(-58.8%)、煤炭(-51.8%)、美容护理(-43.8%),而溢价幅度排名居前的行业为计算机、农林牧渔、通信。


  不管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看国有企业当前估值情况,国企相较非国企估值折价的行业占绝大多数,溢价的行业较少,也印证了上文所述国企普遍被市场低估的现状。


  


  (二)国企的盈利表现如何?


  从业绩方面来看,当前国有企业在盈利端具有相对优势。在年以前,上市国企盈利增速在大多数时间整体低于全部A股,但自21H1企业整体盈利增速下行以来,上市国有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及ROE表现均明显优于整体A股水平,其中央企的改善幅度较为明显,体现出国有企业相对更强的业绩韧性以及抗风险能力。


  


  结合盈利和估值两方面来看,长久以来国有企业的估值水平较整体A股市场普遍偏低,但自H1以来盈利增速及盈利能力均明显优于非国企,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整体A股估值表现占优的同时,较国企的PE差值走阔,国企与非国企估值表现与基本面出现分歧,显示出与非国企相比国企当前的估值修复空间较大。国企的业绩韧性被市场低估,随着国企改革的持续推进债务问题得以解决,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市场对国企的价值认可度有望改善,未来国有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有提升空间。建议
  


  三、央行降准如期而至,未来市场走势如何?


  在国常会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两天后,11月25日央行宣布将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金融机构),符合市场预期,此次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亿元,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约56亿元,符合近期政府报告中提出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降低企业综合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目标,减轻近期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降准落地有助于改善资本市场资金面,缓解了近期债市回调导致的阶段性流动性压力,LPR后续也存在下调空间。


  降准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对A股的表现有提振作用。我们就过去5年央行降准后A股的行情进行回顾,总体来看在央行公布降准后市场反应较为积极,宣布降准后首个交易日,大盘共计出现8次上涨,4次下跌,上涨概率达到67%。


  


  具体到风格来看,成长板块相对受益于降准释放流动性宽松信号,成长股弹性较大,金融板块涨幅表现欠佳。过去5年内12次央行公布降准后首个交易日成长风格上涨概率为67%,涨幅中位数为1.68%,领先于其它风格板块。


  


  四、一周市场回顾


  本周交投热度有所下降,围绕点窄幅震荡,由于本周逆回购到期规模较大,央行实现净回笼亿元或对市场短期资金面造成一定影响。本周除上证指数外主要股指均呈现不同幅度下跌,具体来看,上证指数上涨0.14%,小盘风格表现不佳,创业板指、科创50、中小降幅较大,分别下跌3.36%、3.10%、3.03%。


  


  


  本周市场窄幅震荡,成交量有所回落。从单日来看,周一至周三两市成交额维持在0.8亿元以上规模,周四开始市场缩量回调,单日成交额下降至0.7亿元以上。整体来看,本周两市日均成交额环比下降18.2%至.96亿元,活跃度有所下降。


  


  本周市场风格由消费切换为稳定和金融,成长和消费风格表现不佳,其中稳定和金融风格领涨,单周涨幅达3.96%和2.58%,成长和消费领跌,跌幅均超过3%;拉长时间周期来看,近一个月及近三个月时间区间内,金融和稳定风格表现占优。


  


  行业方面,本周申万一级行业跌多涨少。涨幅前五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建筑装饰、煤炭、银行、石油石化,涨幅分别为5.09%、5.03%、4.46%、4.05%、2.68%。跌幅居前的是社会服务、计算机、传媒、医药生物、美容护理板块,较上周回调较为明显。


  


  本周北向资金累计加仓74.48亿元,已连续三周净流入。降准利好落地,周五北向资金净买入超70亿元,连续3个交易日净流入。细分行业来看,净流入居前板块分别为银行、食品饮料、公用事业,净流出居前板块分别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汽车。


  


  


  五、近期重要事件一览


  


  六、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超预期、经济恢复不及预期、海外输入性通胀风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